当前位置:临安政协 --> 钱镠研究
钱镠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23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诗意的语言,向世界这样介绍杭州:“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

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我们更有必要回望历史,追溯杭州的发展历程。杭州作为都城,开端自吴越国;杭州城市格局的奠定雏形,同样肇启于吴越国;杭州的人文之盛、古韵之雅更是因吴越之芽而传承晶烁千年……

往事越千年,钱镠和吴越国虽已渐渐远去,但千载而下,诸事纷扰中,钱镠的齐家治国理念越发显出可贵之处,也越发显露长久的生命力。其中意义,不只对杭州一地一时,对整个中国长久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现实作用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钱镠及吴越国的历史功绩,以及观照当下的现实意义。其当代意义,对于杭州的持续发展、国人价值观的重塑、文化教育的传承,乃至国家的和平统一,都将继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图片

一,发展建设层面,钱镠的民本思想值得执政者思考、学习。

作为一个起于民间草莽的一代雄主,钱镠深知民间疾苦,懂得民心可贵可惜可用,他的治国理念处处可见“以民为本”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十四州百姓,系吴越之根本”,“土地为百姓所生”,“无水即无民”,这些近似大白话的表述,恰是最朴素的民本思想的体现。钱镠的“以民为本”,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是落在实际行动上。他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能或直接或间接地看到以民为本的影子。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济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是利民;凿修筑海塘,保境安民,不轻启战端,是恤民。

尤为后人熟悉、称道的是为杭州人民留下了西湖。曾有方士进言,如在旧基上扩建吴越王府,有国祚可及百年,但如果填西湖而建,垂祚当十倍于此。钱镠是清醒的,回答掷地有声:“百姓以西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无民即无君,何况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哪有千年不换人主的?有国百年我心足矣!”这一番话,足可见在他心里,吴越百姓的利益更重要。

钱镠的重民、爱民、亲民、恤民,充分体现了《尚书》所言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倡导并施行的治国理政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民本思想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历史依据,符合当下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的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人民是依靠力量。要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党就必须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图片

二,精神价值层面,钱氏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一致,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钱镠留给后人的,更有深远的精神影响。一部《钱氏家训》,字字珠玑句句箴言,饱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现在被钱氏家族广为承袭的《钱氏家训》,源于《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为了善记好懂,后人又有提炼和完善。目前依循的版本,是由清末外交官钱文选先生采辑的《钱氏家乘》呈现的,共532字,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4篇。

钱氏一族枝繁叶茂、书香绵延,在之后的千年里俊杰辈出。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历代士族;有学贯东西的盛世名儒钱陈群、钱基博、钱钟书、钱玄同、钱穆等,有中国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还有我国杰出的外交家钱其琛,著名女水利专家钱正英等等。溯昔抚今,“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钱氏,群星闪耀,繁盛至今。

在中国历史上,同脉同族,兄弟并驾齐驱,祖孙后浪推前浪,还有一门多院士,以这样一种人才迭出的方式笑傲千年的,似乎只有钱氏。深究其因,不是别的,正是《钱氏家训》。

这部王族的家训,忠孝传家,处处讲一个“和”字,忠君爱国,追求“百姓安而兄弟睦,家道和而国治平”。

钱氏的兄弟和睦,在五代的纷乱中绝无仅有。仅举两例。

钱镠临终前,经过犹豫和斟酌,决定让七子钱元瓘继承王位但六子钱元璙也是一把好手,当时任苏州刺史。按传统继承法,长幼有序,钱元璙还略胜一筹。钱镠最终选择的是七子钱元瓘,这样的王位继承属于废长立幼,那是异常敏感的。有一次,钱元璙到杭州述职,钱元瓘谦逊地指着王椅说:兄长,这个位子应该是你的。没想到,钱元璙非常诚恳地说:父亲安排你继承王位,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一定当好我的节度使,你尽管当好你的吴越国王。

第二例,发生在钱弘倧、钱弘俶之间。三朝元老胡进思废钱弘倧,逼钱弘俶上位时,钱弘俶没有立即接受拥立,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若全吾兄,乃敢从命。”之后钱弘俶把兄长送到台州临海保护起来,预料到胡进思会派人行刺,特意派人随行保护,后在绍兴为兄长建钱王府养老送终。

读史至此,不得不佩服钱镠的高瞻远瞩,不得不认同钱氏家训的力量。对钱氏后人来说,钱氏家训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已成行为处事的准则。

钱氏家训已传承千年,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维系血脉,规范伦理,弘扬美德。从精神气质上讲,钱氏家训与今天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共同之处,值得深入阐发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因为如此,2015年中纪委向国人广泛推荐钱氏家训。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这其中,像钱氏家训这样优秀的家风家训,更具有凝心聚力、振奋精气神、增强精神纽带的作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对杭州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市品质,善莫大焉。

三,文化层面,身体力行,讲好杭州故事,培育创新人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文化方面,钱氏留下了两张金名片。

一是钱王祭。

对钱王的官方纪念,从北宋时就已开始。赵抃出任杭州知州后,认为吴越钱王有厚德于民,有大功于朝,应该建造专门的祠堂加以纪念,因此上奏朝廷,将玉皇山妙音院改建成“表忠观”,苏轼受邀写下传世之作《表忠观碑记》,元代时表忠观被毁。到明代,浙江督抚胡宗宪把柳浪闻莺的灵芝寺改建成表忠观,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表忠观后来成了钱王祠,康熙乾隆都有题字。文革时钱王祠被封,移作他用。

2007年我会创建之初,时任理事的丁云川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发现了《清代元宵祭规条列》。由此,从2008年开始,恢复了中断140余年的元宵祭钱王活动。之后每年元宵节,来自世界各地的钱氏后人齐聚钱王祠,击鼓撞钟,上供品,上香,恭读祭文,咏诵《钱氏家训》,敬香,追忆先人。

元宵钱王祭,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祭祀,不只是家族祭奠、家族记忆,更应该成为杭州人共同的民俗文化活动。

钱王祭,除了传承钱王精神,还可以借助非遗,走入杭州的中小学校,让钱王故事成为本地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孩子们开蒙的读物。甚至,赋予钱王更多年轻时尚的元素,把钱王故事开发成文创产品,打造成一个杭州本土甚至江浙沪三地的文化IP。西湖景区的文创企业曾把钱王射潮巧妙地寓意为“防水逆符”,深受年轻人追捧。

二是重教。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的百年大计。这个道理,千年前的钱镠就懂,所以在钱氏家训中留下了“兴启蒙之义塾”、“兴学育才则国盛”的语句。钱氏子孙人才辈出,与对教育的重视不无关系。

钱学森是钱氏后人中的杰出代表。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背后是他思考多年凝聚而成的“大成智慧”思想。

后来开设的“钱学森班”,是以实际行动对“钱学森之问”做出的回答,是钱学森“大成智慧”工程的实践。杭州的第一个“钱学森班”是2016年在杭州时代小学设立的,意在培养创新人才从娃娃抓起。钱学森班是给“天赋学生”创设的拓展平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曾这样解释用意:“中国的教育偏重逻辑思维训练,而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培养也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创新性方面有所不足。”

志在培养人才的“钱学森班”(院校),截至2018年11月,在全国40所学校,建立了40个“钱学森班”,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接下来,在杭州还将出现一所“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办学宗旨,倡导学生“学得扎实、玩出名堂”,文理兼修,全面发展。

这种直接参与的教育实践,利国利民,实为一项功在千秋的善举,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将泽被后世。这样的实践,已从一个家族、一城一地的育人,转向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教育,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思路,为中国能够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踏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国家和平统一层面,以史为鉴,纳土归宋对两岸和平统一具有深刻启示。

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近年来,钱氏“纳土归宋”的意义越发凸显。

吴越钱王是被中原王朝册封,且始终上贡,与中原王朝保持融洽君臣关系的地方统治者,不能简单地视为割据政权;钱弘俶不是昏庸之君,纳土归宋之时,吴越国也并非不可一战,但钱弘俶没有选择倾国之力,以保家卫国之名号召军民做殊死之搏;吴越归宋不存在民族问题,那么,如果殊死一搏,其实质是用百姓之力捍卫一家之江山;所以,综合这些因素看,钱氏功德不可谓不厚,不以个人与家族的权势为重,以一家一姓的让权,换取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

钱氏纳土归宋,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追求中华一统的情怀和气度,不仅当时绝无仅有——当时长江以南,唯独吴越国治下百姓免于燐青骨白之苦;放眼今天,同样具有振聋发聩、超越历史的现实意义。

因为历史的原因,两岸迄今尚未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在和平统一上,钱氏后裔或可发挥作用,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2009年,钱王三十六世孙、中国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温总理一开口就吟诵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复感动地说,《钱氏家训》是他的先祖钱镠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正是利在天下者、利在万世者的大事,海内外的钱氏后裔自当谨守家训,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吴越钱王纳土归宋的榜样,对两岸和平统一有着深刻启示。以史为鉴,其中深意值得回味,当今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也当学学钱镠,行正道,弃私利,以民意为归,以民利为本,以民族统一大业为重,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千百年后的今天,赵宋之河山已邈,而武肃之德泽尚衣被于吴山越水之间。对于家族,钱镠身体力行,自立榜样,戒之慎之,开启了一个姓氏的千年繁盛;对于百姓,钱镠以民为本,护佑一方,使万千生灵免于兵燹;对于浙江,钱镠在杭州和江南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国家,从钱镠善事中国到钱弘俶纳土归宋,始终体现了以和为贵、以国为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钱镠和吴越国留给今人的,是福泽;今人用以纪念钱镠和吴越国的,是承继、发扬和践行。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钱大成    编辑:凌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