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安政协 --> 钱镠研究
《钱氏家训》: 利在天下必谋之
发布时间:2022-11-04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钱氏吴越国文献和文学考论》(李最欣)

《两浙第一世家-杭州钱氏家族史》(邹小芃)

浙江钱氏,如果从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算起,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名人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擘、国学大师,出自钱氏之门,称它是“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毫不为过。

钱氏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传承生命力呢?这与钱镠定下的家训密不可分。作为民间自我教化的工具,家训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就像DNA一样,刻在了宗族子弟的血液中。也因此,一部《钱氏家训》,造就了一个千年家族。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学者、杭州师范大学吴越钱氏家族研究所所长李最欣说:据粗略统计,钱氏仅当代国内外科学院院士以上的就有一百多位,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家、文学家……说他们是名门望姓可谓是实至名归。

一部家训造就千年家族

在全国姓氏统计中,钱氏人数排在百位左右,虽然算不上大姓,却很“著名”。因为《百家姓》曾经是流传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孩子们张口就来。

钱氏为什么排在百家姓的第二位?

那是因为,据宋朝《玉照新志》记载,《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意思是宋时吴越地区的一个人所编写。赵是宋朝的国姓,钱是五代吴越国的国姓,自然钱姓就排在了第二位。吴越王钱镠就成了江南钱氏的始祖。

钱镠治国有略,为“苏杭天堂”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十分注重修身治家。他领悟到“创业容易守成难”的真谛,倾注了大量心血自备“起居注”,又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在继承问题上兄弟相争、父子相残的事例比比皆是。而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成为当时政局最稳定、享国时间最长的政权。不得不说,与钱镠的教诲不无关系。后来钱镠的孙子钱弘俶遵循了钱镠“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的遗训,纳土归宋。之后,钱弘俶进行了认真整理和补充,编定了《钱氏家训》。

这部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念为框架,只有区区六百多字,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据说,钱氏每一代子孙都要熟读家训,以作安身立命之本。

正是《钱氏家训》的内容,影响了一代代钱王后人,造就了吴越钱氏一门世代人才兴盛的传奇。

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钱氏人才有1100多位。宋朝皇帝称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清乾隆皇帝在南巡时御赐“清芬世守”匾额,所以在嘉兴海盐,建有钱氏清芬堂。

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穆、钱玄同、钱钟书、钱永健等都出自江南钱氏。

一部全民族的成长训言

《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钱氏家训》作为一部重视“平天下”的“王族”家训,“化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始终贯穿其中,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家训的最大特色。

《钱氏家训》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一直影响着钱氏族人。

先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家训中的“执法如山,守身如玉”和“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可以作为它的诠释,即要求子孙后代清廉持家。

嘉兴海盐有座清芬堂,是清代名臣钱陈群的故居复建建筑。乾隆下江南时,有感于钱陈群的清廉和钱氏家族的传统,写下了“清芬世守”的匾额。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讲过父亲的几件小事:钱学森的一个包是归国时带回来的,一用就是40年,包两侧已经磨损多处,有很多缝补过的痕迹;2000年后,北京很多家庭都装上了空调,但钱学森依然在用蒲扇过夏。他留下的遗物中,有11把用胶布粘过的蒲扇。

而相应的,1956年钱学森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一等奖,奖金有1万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但他将这笔钱捐给了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钱学森的一生中,这些大额奖金基本都捐了出去。

在父亲的影响下,钱永刚的一辆自行车也是一骑便是40年。

再说“利在天下必谋之”。

我们一直敬佩景仰“科技三钱”,固然是由于他们的科技成就,但更多地还是感佩于他们报效国家的无私情怀。而这正是《钱氏家训》和家族教育的核心价值。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时,其父钱均夫这样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正是在这样的谆谆教诲下,解放后,钱学森不顾阻挠,要回来报效祖国。他偷偷写信托人带回国:“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几经波折,钱学森终于辗转回国,开创了中国的航天和导弹事业。

钱伟长也一样。他以历史、文学见长,物理曾经是他的弱项。考入清华大学后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毅然弃文从理,想科技报国。解放后,他放弃了美国高薪毅然回国,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成为中国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为中国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在钱镠的故乡临安,这部融入了千余年家族教育心得、经受住时代变迁考验的《钱氏家训》,已经走进中小学,正在新的时代里扮演着新的角色,从而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来源:浙江社科    作者:    编辑:凌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