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医院管理者,他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加强人员管理和制度保障,扛牢疫情防治责任;作为政协委员,他关注疑难重症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建言履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他就是十届区政协委员、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骆晓翔。
“新十条”颁布后,病人就诊量激增,医疗机构面临严峻考验。在中医院急诊中心,骆晓翔带领医疗组专家一行开展日常巡查活动。骆晓翔一一询问急诊病人接收数量、急重症患者转移数量以及抗病毒药物使用数量等情况,同时叮嘱医护人员加强自身保护。骆晓翔介绍,为了积极应对疫情感染高峰,自11月底开始,区中医院就加强了医护人员配置管理,集聚全院力量做好患者收治工作。“我们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让医务人员做专业的事。同时,增加了很多辅助性人员,培训了很多非发热门诊的医生,包括针灸、推拿等二线的临床医生去充实一线的发热门诊,担任行政工作的医务人员也参与临床治疗。”骆晓翔说,作为一名卫健系统的政协委员,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就是他最大的履职目标。
对于医院来说,做好制度保障和资源配置是防治重症的关键。为了做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工作,中医院在351张床位的基础上,紧急增开了90张床位,让科学的诊疗制度贯穿于出入院的始终。“关键就是做好制度的前移落实,在急诊室的时候,我们就把诊断标准制定好,包括入院标准、出院标准、进ICU标准、判定到重症病区的标准。所以,现在这么多床位,每天出院病人也有15%-20%,整个周转还是比较好的。”
骆晓翔还重视运用中医院自身特色,发挥中医中药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当前,中药房的药材甄选和调剂工作,煎药室的熬制、封装工作,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平均每天为患者熬制“抗疫”中药1200余贴。
在做好医院日常工作之余,骆晓翔还密切关注肿瘤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他从全区肝癌患者成因、肝癌患者近况、现代B超技术的发展、B超对肝癌筛查精准度的提高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关于对区域内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的提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乙肝、酒精肝、脂肪肝都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成因,肝癌患者历年增多并且预后很差,但如果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AFP),就能起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效果。所以,我写了提案,希望进一步推动定期筛查工作。”